上官双婷个人简历 |
更新日期 2025/4/15
简历名称 上官双婷个人简历
教育/培训/院校 | 应届毕业生 | 本科 | 西安市灞桥区
|
编 号: | N193081 |
性 别: | 女 |
出生日期: | 2000/11/21 |
婚姻状况: | 未婚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身 高: | 166CM |
政治面貌: | 团员 |
教育程度: | 本科 |
毕业时间: | 2024年6月 |
户 籍: | 渭南市大荔县 |
现居住地: | 西安市灞桥区 |
|
|
职业概况 |
现从事行业: | 教育/培训/院校 |
现从事职业: | 其他职位 |
现职位级别: | 初级职位(两年以下工作经验) |
工作年限: | 应届毕业生 |
目前薪水: | |
海外工作经历: | 没有 |
|
求职意向 |
期望工作性质: | 全职 |
期望工作地区: | 西安市 |
期望从事行业: | 其他行业,检测/检验/认证,教育/培训/院校,交通/运输/物流,农/林/牧/渔 |
期望从事职业: | 小学教师,兼职教师,空乘人员,乘务员,其他 |
期望薪水: | |
期望岗位名称: | (到岗:) |
|
自我评价/职业目标 |
自我评价: | 本人心态好,为人沉稳,能和身边的人很好相处。有很强的上进心,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勇于面对挑战。有一年半的教师经验。 |
|
教育背景 |
- 学校名称:
- 西安培华学院 ( 2019年9月 - 2022年6月 )
- 专业描述:
-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西方文论、应用写作、中国古代文论
- 学校名称:
- 西安培华学院 ( 2022年9月 - 2024年6月 )
- 所在地:
- 陕西西安
- 证 书:
-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计算机OA证书
- 专业描述:
-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
论文:从《雪山大地》看杨志军对人性的思考
|
工作经验 |
- 公司名称:
- 大荔县学门前小学 ( 2023年9月 - 2024年7月 )
- 工作描述:
- 本人在大荔县学门前小学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在此期间,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培训,提升个人技能。
- 公司名称:
- 深柳书房 ( 2024年9月 - 2024年11月 )
- 工作描述:
- 负责少儿阅读指导工作,跟进孩子阅读效果。
- 公司名称:
- 西安育红叮叮书房 ( 2024年12月 - 2025年4月 )
- 工作描述:
- 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降低阅读难度帮助学生做好阅读规划。
|
职业技能 |
职业技能: | 特长方面,我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这使我能够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我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提升自己。此外,我谦虚好学,具备很强的自我总结能力,这使得我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我的性格活泼开朗,善于自我挑战,不断进取,这使我能够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让我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更加默契。
在专业学习上,通过参加教师技能大赛,得到了其他老师的一致好评。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也让我更加了解教育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实现个人价值。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
培训经历 |
- 培训机构:
- 叮叮书房总部 ( 2024年11月 - 2024年12月 )
|
项目经验 |
- 项目名称:
- 环境环创 ( 2022年4月 - 2022年5月 )
- 项目描述:
- 阅读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阅读状态,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以校园文化为重点,将文化建设的触角伸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
附加信息 |
- 著作/论文:
- 从《雪山大地》看杨志军对人性的思考
杨志军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出生于青海的杨志军,在作品中深情回望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和耕耘,书写了青藏高原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全景式展现现代化建设大潮中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变化,深刻剖析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力量、渴望和矛盾。在日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人性的研究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也对社会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邓钟灵的历史、神话与史诗—《雪山大地》书写山乡巨变的三重维度,书写了作者对牧区文化、生活及牧民心理的了解、补充完成了对青藏高原历史变迁的连贯、详细、生动的叙述。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史诗性作品。马兵、褚珊珊的不断“向上”的寻路之书—读《雪山大地》借助时空的流转。思考雪山大地牧区的现代化转型之路,呈现了几十年的巨变。完成了对草原惊魂与牧民精神的礼赞。由此可见,对
杨志军及其作品的分析大多数都是从他的史诗品格分析的,对其作品的人性思考分析相对来说较少。
本选题结合相关文献书籍资料对文本中的人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试图为《雪山大地》研究进行完善丰富。
|
|